【动画】汽车数据安全风险如何解?60秒带你看懂保护策略******
【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科普】
近年来,能够随时连接互联网并与外部各方共享数据的网联化汽车,逐渐开上大街小巷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,新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,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根据国家网信办等五部门于2021年8月发布的《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,汽车数据包括汽车设计、生产、销售、使用、运维等过程中的涉及个人信息数据和重要数据。《规定》提到,汽车数据处理者处理汽车数据时,应当合法、正当、具体、明确,与汽车的设计、生产、销售、使用、运维等直接相关;应当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;应当充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;倡导坚持“车内处理”“默认不收集”“精度范围适用”“脱敏处理”等原则,减少对汽车数据的无序收集和违规滥用;还应当建立投诉举报渠道,及时处理用户投诉举报。
“智能网联汽车收集数据,驾驶员有没有知情权”“驾驶员能否关闭相关数据采集功能”……在日常使用中,我们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或许都存在这些疑虑。为了更好保护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,《规定》明确,针对个人信息,汽车数据处理者有告知与征得同意义务和匿名化要求;处理敏感个人信息,还应当满足限定处理目的、提示收集状态、为个人终止收集提供便利等具体要求。
《规定》还强调,汽车数据处理者应当遵守重要数据依法在境内存储的规定,因业务需要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的,应当落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制度要求,不得超出出境安全评估结论违规提供。
光明网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联合出品
监制:张宁、李政葳策划、制作:孔繁鑫
考个证挂靠企业能赚大钱?新骗术!******
考个证挂靠企业能赚大钱?新骗术!
扬州摧毁案值逾百万元“证书挂靠”诈骗团伙
扬子晚报讯(通讯员 吕晨 记者 陈咏)2月2日,扬州高邮警方通报,一受害人轻信证书兼职能挣钱的谎言,缴纳保证金被骗5000余元。警方经过数日侦破,在江西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,查明涉案资金100余万元。
高邮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调查获知,受害人小王接到自称“江西某咨询公司”的电话,称可以帮小王利用证书找到一份兼职,证书挂靠到相关企业,便能赚取高额挂靠兼职费。小王添加了“凤翔咨询胡主任”的微信,对方给小王发来两张证书照片,一张是智能建造师证书,一张是碳排放管理师证书,并让小王提供个人相关信息。小王如实提供后,对方称稍后便会有企业联系他。随后,小王接到“企业人员”电话,对方谈了证书的用途、费用和签约年限,并让小王和中介公司对接好相关事宜。小王联系“咨询机构胡主任”,对方让小王签一个担保合同并缴纳5000元保证金。小王给对方转了5000元后发现被骗。
警方表示,证书出租挂靠行为早就被法律法规禁止。姑且不论“凤翔咨询”存在办假证的行为,其欺骗他人通过证书挂靠企业赚钱的行为,就已涉嫌诈骗罪。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办理中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